2016 07/11

极致营销就是挖掘理性

  不能难发现如今做企业越来越难,企业老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企业发展难生存难,这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话.这两年里大家感觉钱越来越难赚,产品销售多数企业处于维持或者是原地踏步状态.究其原因多种多样,有人说经济低迷大环境这样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在全国一些城市笔者发现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地方的企业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运营不太理想.产能过剩销路在逐年下滑,生产运营在快速递减.有甚者有的企业处于半生产半停产状态,企业老板的日子不好过企业员工的日子同样不好过.笔者曾在某中小型企业担任常务副总一职,这家几百人的企业占地面积大约上百亩主要生产建材产品.属于以前招商引资项目,当初为了能让企业入驻本地给企业各种优惠政策.好比恋爱和结婚,结婚前甜言蜜语结婚后却不冷不淡.无止境的被一些人为因素左右,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少.痛定思痛企业发展将何去何从,如何把重振雄风把产品做好把市场做好.
  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
  其实企业也好个人也罢摆在我们面前的无非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的事.第二件事就是别人的事,第三件事就是老天爷的事.我们通常把这三件事不仅没有理清而且都给搞砸了
  做为企业家好多时候考虑企业发展的事并不多,有好多企业家管的是老天爷的事.例如热衷于和官员交往,自己企业的事没搞好反而给别人指点江山迷恋于权势.好比现在好多院校的教授一样不去研究学术反而成了商人,有个很给力的名词叫校企联合摇身一变成了顾问.企业家同样如此除了给官员打交道提升自己地位外也乐于做学问,现在好多企业家摇身一变成了学者.名片上赫然印上什么高校客座教授特约研究员之类的头衔,有的还是什么博士学位
  出书立传标榜自己的比比皆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大家都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行为,做事不能有头无尾乐于从众.张三、李四、王五、无数人都跟风做了自己也不落后,好比你觉得开超市能赚钱我也开超市一样.一时间大街小巷都是超市,大家都不赚钱了才知道当初选择是错误的.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有的地方很给力只要和互联网能扯上边的就是好的就好刮目相看就要大力支持.最可笑的是不分自己产品特性适合不适合,都孤注一掷人力物力财力都放在网上.只要电商化网络化企业就能大把大把的赚银子,不去分析自身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总关注的是宏观上的事,总关心的是别人的事(看到其他企业如何自己企业就如之何)还自圆其说先模仿后超越.王二是赚钱有张三的套路,刘六发财有刘六的经营策略.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绝不是人云亦云.盲目的跟风只有死路一条,做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别管老天爷的事.
  产品和品牌并驾齐驱
  没有好的质量的产品是废品,没有好的品牌的产品是次品.产品就是人品,产品如人,人如产品.现在大家都在讲产品质量都在说产品质量,但我们的产品质量究竟做的如何.我想每个企业都有所不同,企业都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有些企业把产品退货返回企业后要进行二次加工,这样力求产品质量尽快达标.有的企业干脆把a客户的退货又转手给了b客户,左手倒右手玩的就是太极折腾的就是心跳.最终害人终归害己,玩弄别人就是玩弄企业自身,对于企业经营中的6S管理置若罔闻形同摆设.6S管理是5S的升级,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6S和5S管理一样兴起于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好多企业做的很不到位特别差.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对人品的制约和约束,人品不好产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在做好产品的同时要重点做好品牌的塑造和传播,品牌如同人的脸.这张脸展现出喜怒哀乐,展现出乌云和阳光.最亮丽的一面展现给客户,如同自己的照镜子一样.你对着镜子里面的自己笑,镜子里面的人也会对着你笑.你对着镜子里面的自己怒目而视,镜子里面的人就会对你一样的回敬.你的品牌就是你的脸,对于自己的了脸面你没有任何理由不理不睬.品牌好比女士每天要化妆,男士每天要剃胡子.好产品要有好故事,好故事塑造附加值.做好产品是成就品牌的基础,品牌是对产品的延伸和升华.产品和品牌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并驾齐驱才能长治久安.
返回列表>>